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第一方阵风采丨向更深处“挖红薯” 跑好乡村振兴接力棒

第一方阵风采 ①

——广州市直机关优秀党员干部巡礼

开栏语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路上,广大机关党员干部当仁不让。回顾非凡十年,广州市直机关党员干部坚定信念跟党走,以实际行动和扎实成效交出一份份优异答卷。

即日起,中共广州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与《广州日报》联合推出《第一方阵风采》全媒体栏目,聚焦市直机关优秀党员干部和集体在推动广州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中的故事,教育引导机关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读懂广州、热爱广州、奉献广州。

去年7月,有18年从军经历的潘刚主动报名参加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一名“新兵”,与另外4名党员干部组成帮扶工作队,进驻清远市阳山县太平镇。除了担任工作队队长,潘刚还挂职该镇党委副书记。

太平镇共有12个行政村,4万多名户籍人口,其中约有60%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因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该镇素有“鱼米之乡”誉称,但还存在耕作习惯难改、品牌没形成、群众获益不高等现象。如何扭转部分居民的思想观念,尝试新的耕作方式,集中力量树立特色农产品品牌,对当地发展来说是一个挑战。

此轮为期三年的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如今已行至中途。成立工作队党支部,逐个村走访调研,协调资金27万元加大对低收入人口的帮扶力度,筹集资金42万元设立公益性岗位补贴守牢防返贫底线,摸底储备130多项涉民生事项……一年多来,工作队的努力,让太平镇群众切实享受到不少“乡村振兴”带来的实惠。

谋发展:致力“挖更深的红薯”

2021年6月,广东正式印发《广东省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方案》,对全省1127个乡镇、近2万个行政村深化对口帮扶、定点帮扶。

从“驻村帮扶”升级为“驻镇帮镇扶村”,像潘刚这样的广大干部,面临更宏观的考验。

乡村振兴有“五大主要提升任务”,而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潘刚用“挖红薯”来比喻产业谋划:“在精准扶贫期间,当地一些容易利用的资源和容易开发的项目已经被充分挖掘出来。现在,我们的重要任务就是扶助好原有项目,寻找和整合更多可利用资源,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类似挖红薯,浅表易挖的红薯挖完后,需要深刨深挖地下的红薯。”

如何“挖更深的红薯”,重点在产业发展的谋划上。高山茶、山泉水、中药材、蓝莓……每一项与当地禀赋资源关联紧密的项目,都需要充分地调研和论证。近期,潘刚和团队多次前往位于广州市花都区的蓝莓产业园进行调研,向专家咨询和请教种植技术,并就太平镇种植蓝莓的可行性进行论证。

“太平镇有适合的地块,更有优质水源和良好气象条件,经过专业人士考证,适合种植蓝莓。我们希望把广州的一些成功做法和经验带进来,用产业带动经济。”潘刚说,因为蓝莓种植的前期投入需要3000万元左右,数额较大,目前还在寻找合作伙伴。如果项目能落地,就能带动当地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撂荒和低效的土地也能实现增收。

谈到驻镇帮镇扶村干部的定位,市委统战部乡村振兴办相关负责人认为是“前方特战队员”。“脱贫这条道路上已经留下很多丰富的经验,乡村振兴这个赛道则还处于摸索探索阶段。潘刚作为部里派出的第一任工作队队长,肩负着非常重的使命和任务。”

潘刚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三年期满后,至少有两项产业项目能够有所落地成形;人才队伍上,能够物色到一批有思想、有创造力和工作能力的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在领导与同事的鼓励关怀以及群众的信任中,会不自觉给自己设定一个更高的目标,然后尽最大努力去走好每一步。”

聚“星光”:汇聚乡村振兴磅礴力量

教育帮扶方面,一年多来,工作队也为当地成功引入“长颈鹿教室”线上支教平台和“田埂花开”乡村美育公益项目,发动爱心企业为当地学校捐赠32套教学一体机,让农村师生可以同步享有优质教育资源。

作为建档立卡户的孩子,今年暑假,大学生何晓琳也返回家乡,在工作队当起了志愿者,协助整理防返贫对象资料工作。她在志愿日记中这样写道: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任务很重,每周的工作计划表都安排得满满的,有入户走访,有项目勘察,有资助帮扶,有接待调研准备……身边每一个人都像陀螺一样在转动,尤其是工作队队长,好像有忙不完的事,却好像打了“鸡血”一样充满激情。

“我是幸运的,出生在好时代,真实地感受到国家帮扶政策的温度,而且有幸能够参加驻镇帮镇扶村暑期志愿服务,更切实地感受到驻镇帮镇扶村工作的力度。”何晓琳说。

回顾自己多年工作经历,潘刚总结了一个关键词——“星光”。他认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每个普通人都是灿烂星河里的一点平凡星光,但也要发出自己微弱的光亮。令他感动的是,在工作队带动与感召下,有不少村里的群众自发筹款,安装起了路灯。

从帮扶工作来看,潘刚认为自己和全省众多帮扶干部一样,希望链接资源,汇聚起统一战线上的磅礴力量,让当地群众触摸到政策的红利;同时在学生心里埋下一颗向上向善的种子,以星光点亮一个个星光,让他们感受到充满希望的未来。

“我们不能搞短期行为,要认真规划论证,真正做一些实实在在的、能够长期发挥效应的项目,通过厚积薄发,让现在种下的种子,将来能够茁壮成长。虽然时间上可能会长一点,但是开出来的花一定会更漂亮,结出来的果也一定会更丰硕。”潘刚说。

潘刚的小目标——

三年期满后,至少有两项产业项目能够有所落地成形;

能够物色到一批有思想、有创造力和工作能力的乡村振兴青年人才。

潘刚说——

“在领导与同事的鼓励关怀以及群众的信任中,会不自觉给自己设定一个更高的目标,然后尽最大努力去走好每一步。”

统筹/张姝泓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姝泓 图/受访者提供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广州天河本地信息 » 第一方阵风采丨向更深处“挖红薯” 跑好乡村振兴接力棒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广州信息 更新 更快 更全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