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读懂广州·解密|火船仔花尾渡亲热拍拖八十年

夕发朝至、餐食可口、票价适中……

当你看到这几个词,

是不是马上想到了火车?

不过,

今天这个故事的主角可不是火车,

而是至今仍被很多老一辈

广州人深情追忆的“花尾渡”。

从20世纪初第一艘“花尾渡”的出现,到20世纪80年代年退出历史舞台,花尾渡在珠江上航行了近80年的光阴,而火船仔与驳船一路相依相偎,且“拖”且“拍”,正是人们用“拍拖”一词来形容恋爱的缘起。

现在的珠江

横水渡 长河渡

数十航线往四方

在今天的德政南路一带,原本有条小巷,名叫“横水渡巷”。这“横水渡”三个字,在以前既用来称呼渡口,也用来称呼横渡珠江的渡船。要知道,在几百年以前,珠江比现在要宽阔得多,所以被人们称做“小海”,过江也被顺利成章称为“过海”。德政南路一带就是渡口,供“过海”的疍家小艇停靠与上下客。后来,江面渐渐变窄,德政南一带也变成了街巷民居,但“横水渡巷”这个地名,却保留了昔日船来船往的记忆。

其实,在1933年海珠桥建成以前,渡船是人们过江的唯一交通工具。据《广州市志》的记载,1911年,广州来往珠江两岸的横水渡航线有20多条,到1921年,又扩展到了30多条,专供船艇停靠的横水渡码头也有10多个,离广州日报原来所在地西瓜园只有咫尺之遥的西濠口渡头就是其中一个。客人只需花费铜钱5文,就能搭船过江。不过,客人上船之前,必须跟船家把价讲好,否则,万一碰到无良的船家,航到江心,坐地起价,客人在茫茫江上,随风颠簸,就只有认命“挨宰”的份了。

珠江边的花尾渡旧影。

除了“横水渡”,珠江上还有“长河渡”。顾名思义,这些“长河渡”就是走远路的船只了。同样依据《广州市志》的记载,早在鸦片战争以前,广州就已开通了至香山(今中山)、佛山、陈村、大良、九江、鹤山等地的定期航线,既运客,也运货;到1935年,广州至珠三角各地乃至东江、西江、北江航线共有35条之多。沿着这些航线来来往往的“长河渡”也是四乡八邻出入省城的主要交通工具。

最初的“长河渡”,主力军是木帆船,能航得有多快,主要得看风的脸色;后来,人们稍作改良,给帆船配备了纤绳,没风的时候,全靠纤夫的一把子力气。我们小时候都看过俄国画家列宾的一幅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其实,这样的场景在百年前的珠江两岸也比比皆是。不管是靠风,还是靠人力,“长河渡”终究是开不快的,从广州到广西梧州,短短400多公里的航程,居然要开上7天,比徒步也快不了多少。

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蒸汽机提供动力的机动轮船开始在珠江上唱起了主角,“长河渡”的速度大大加快,珠三角各地来往广州的船只,基本上可以做到“夕发朝至”。这个故事的主角——花尾渡,就是在这个时期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火船仔 花尾渡

相依相偎来拍拖

如果你去向一些上了年纪的广州人打听花尾渡的往事,十个里倒有八个人会对你绘声绘色说起火船仔与花尾渡相依相偎来“拍拖”的情形。所谓“火船仔”,其实是一艘小火轮,所谓“花尾渡”,则是被小火轮拖着,在后面紧紧相随的驳船了。在机器动力在广东航运业唱了主角后,以小火轮拖载大驳船,就成了珠江上一道常见的风景。当然,这些驳船的材料不一,有的以铁制,有的以木制,有的用水泥浇制,而只有那些在船头舱尾描龙绣凤,雕刻各类精美图案的木制大驳船,才能享有“花尾渡”的美名。

据统计,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广州登记注册的“花尾渡”就有数百艘之多,定时定点往返珠三角各地及东江、西江和北江的各条航线。在江上航行时,“火船仔”用长约10米的缆绳拖着“花尾渡”,一前一后而行,邻近码头时,“火船仔”与“花尾渡”慢慢“拍”在一起,并排靠岸。两船一路紧紧相随,不离不弃,最终相依相偎靠在一起,难怪广东人要用“拍拖”一词来形容青年男女恋爱时的如胶似漆了。如今,“花尾渡”虽然早已在珠江上消失了,而“拍拖”一词却流传了下来,直至今日。

从1908年第一次在珠江上露面开始,到20多年后的鼎盛时光,“花尾渡”的颜值是在逐步提升的,其中也有不少有趣的故事。据《中山文史》记载,最初往来香山石岐(今中山)与省城之间的花尾渡,设备颇为简陋。有一次,香港一邓姓巨贾的公子搭船前往省城,路上抱怨了几句“不舒服”,谁知被服务员反唇相讥:“要舒服,自己造一只呀。”这位邓公子一气之下,还真没多久就购置小火轮,又模仿豪华画舫紫洞艇的样式,高达三层,内饰与外形都极其精美的花尾渡,在珠江上招摇而行。要说邓公子的确“有钱就是任性”,不过,珠江上的“花尾渡”的颜值一路提升,背后最重要的动力还是各大民营航运公司之间激烈的商业竞争,就像这位邓公子,焉知他不是从服务员的讥笑中嗅出了商机呢?

20世纪初,广州珠江上的小渡船。

买钢炮 配机枪

土匪一来就开火

20世纪30年代,从省城开往珠三角各地的“花尾渡”大多能做到“夕发朝至”,乘客在下午或黄昏时分上船,在水上晃悠悠睡一晚,次日凌晨就到了。当时,由官方出版的《广州指南》,把数十条航线的航班时刻表与上落客码头说得清清楚楚,市民一看便知。

在当年的珠江上,来来去去的几百艘花尾渡确是亮丽一景。它们一般高达三层,船舱有特等舱、一等舱和三等舱之分(学香港的样儿,不设二等舱),特等舱有点像当下高铁的商务包厢。一等舱有点像普通车厢,一格一个铺位,两百多格铺位两两相对,中间空出一个好宽敞的走廊。搭船的众乡亲就在此吹水打麻将,听戏唱粤讴,江湖武师在此打把式卖艺,走方郎中在此卖膏药;肚子饿了,就叫上几盘烧肉、叉烧、腊味、蒸海鲜、豉汁排骨,吃得酒足饭饱。如果愿意多花两文铜钱,甚至还有人把洗脚水也给端过来呢。至于到了甲板下面的三等舱,客货混杂,空气混杂,人声鼎沸,还混杂着鸡啼鸭鸣,又是另一番景象了。

不过,倘若读者你觉得经营花尾渡是桩轻松的生意,那可就大错特错了。一来,省城从事渡轮生意的民营公司一度有上百家之多,彼此竞争时分激烈;二来,一旦时局不稳,一路上总会碰到几撮“大天二”(土匪)搅事。这些土匪纠集同伙,组成“堂口”,四处写信向航商勒索“行水”(保护费),船主若要满足他们的请求,那一路没完没了;若不满足他们的要求,一个个划地盘踞的“堂口”就派出“小弟”,劫掠渡船。无奈之下,船商只好“武装自卫”。时局一乱,“花尾渡”就“穿上”钢板护身,舱内加设铁闸,顶部架设机枪火炮,好好一艘诗意的画舫,就这样成了“变形金刚”,以应对江上见怪不怪的“火拼”。据说,广州解放前夕,在顺德容奇镇附近航道上发生的一次激烈火拼事件,劫匪大量死伤,竟使得镇上的棺材都脱销了。这样的事情,今日想来,还真有点让人难以置信呀。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王月华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广州天河本地信息 » 读懂广州·解密|火船仔花尾渡亲热拍拖八十年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广州信息 更新 更快 更全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