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历经100天,永汉电影院升级改造“焕新”登场

大洋网讯 7月17日,广州现存唯一一家建于上世纪初的专业电影院——永汉电影院历经100天的升级改造后,以电影生活空间的概念全新亮相。

昔日设备老旧的电影院,不仅引入了业内顶尖的设备和最新技术,还规划了“四方天地”休闲空间,力求打造最具有历史记忆和城市温度的文化体验空间此次业态的调整,给新老观众带来了惊喜,也让“永汉”的名字焕发出全新活力。

复古气息浓厚,犹如走进电影片场

走进全新升级的永汉电影院,映入眼帘的是颇具怀旧气息的花地砖。拾级而上,犹如走入《花样年华》的拍摄片场。

影院大堂以红绿色为主调,闪烁的霓虹灯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通过霓虹灯及电影元素进行融合,象征着“经典文化”与“潮流文化”的碰撞与连接。

紧接着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1927”,这是永汉电影院出生的年份。走过94年,永汉电影院历经沧桑变革,一张张旧新闻纸打造的橱窗,带领观众踏入时光的隧道,回忆着永汉光辉的历史。

两个大电影厅也独具岭南风情,厅名不再是简单的数字序号,改而用“岭南绿”和“荔枝红”两个颇具粤味的名称。“荔枝红”影厅以红色为主调,墙上的霓虹灯牌闪烁着“新华电影院”“莲香楼”“陶陶居”等广州老字号的名称。相比起“荔枝红”影厅的热烈,“岭南绿”影厅更为养眼,绿色系的座椅,加上北京路、恩宁路等路牌名,透露出满满的怀旧气息。

众所周知,永汉是广州最早设立“情侣座”的影院之一,在“情侣座”已经逐渐成为一道消失的风景时,永汉依然坚持着这一特色。而此次改造,设计师更是将这一特色继续发扬光大:三组电动伸缩座椅,令空间更私密、更舒适。

此外,影院还设立了电影生活空间,颇受年轻人欢迎的阶梯座位,除了看电影,还可以举办各种活动。

三楼天台则开辟了“四方天地”休闲空间,文化功能更齐全,观众在观影之余,也可到“四方天地”俯瞰北京路的繁华,拍照“打卡”,喝一杯“永汉牌”咖啡,感受广州作为“千年商都”的魅力和底蕴。

复业当天,“广州电影文化空间”正式落户永汉电影生活空间。据悉,电影文化空间的落地将为广州电影事业工作者提供高质量的交流平台,为广州市电影事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广州首家影院引入“纳米银幕”

除了在装修上下功夫,升级技术也是此次永汉改造的一大特色。其中,“荔枝红”影厅还升级了业内顶尖的激光放映、杜比全景声等先进设备,更是首次引入业内最新技术“纳米银幕”。

记者从影院了解到,纳米银幕采用最前沿的纳米光学科技、超精密加工等领先技术,呈现电影艺术与纳米科技的交融之美,引领未来银幕的技术方向,是先进制造与创新材料的完美结合。

这种新技术有何优势?原来,纳米银幕画面比传统金属银幕更锐利明亮,清晰无重影,且画面分布更均匀、画面更完美、色彩更细腻、亮度更均匀,将更完美的画面呈现给观众。此外,杜比全景声是继环绕声之后的一大飞跃,灵动的音效能遍布整个影院,360度萦绕在观众的周围。随着人物、场地、事物和音乐的声音在空间中流动,让人感觉仿佛进入了电影故事之中,从画面到声音获得身临其境的沉浸感。 

永汉电影院始建于1927年,是广州早期电影院之一,镌刻了几代广州人的青春记忆。曾经的“永汉”二字是时代和潮流的象征,它用无数个一票难求的放映场次,与平安大戏院、新华电影院、美华电影院等,一同构建了那一时代最时尚的广州文化娱乐生活。它是无数人的“拍拖胜地”、“家人聚脚处”,也承担过样板戏教化室,学生活动场等等人文功能。

永汉电影院还曾经创造过许多辉煌的成绩,1960年,永汉成为新闻电影院。1999年,永汉全年票房收入和利润总额名列市属影、剧院之首,在全国电影院效益排位上名列前十名。

广州市演出电影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林凯彬表示,经过100天改造,永汉以IP文化为依据,既融合了经典元素,又有全新的符合年轻人喜爱的潮流元素,实现了华丽蜕变。以永汉电影院起点,广州还将继续推动多个“老字号”电影院升级改造,以全新面貌重新回归市场。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岸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王维宣 实习生练嘉莹(部分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广州天河本地信息 » 历经100天,永汉电影院升级改造“焕新”登场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广州信息 更新 更快 更全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